社教

凌家滩玉料来源野外调查与研究

作者:良渚遗址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9 13:27:40 点击率:2229次

  简介:新石器时代玉原料来源的问题一直是考古界和学术界讨论的主题。史前玉器主要包括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三大板块或是说三大中心,这三大板块分布在东北、东南和江淮之间,具体说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巢湖流域凌家滩文化和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玉器是以当地岫田玉为原料;巢湖流域的凌家滩文化的玉器原料经过以前考古学文化圈划分,认为以凌家滩聚落为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是凌家滩聚落生产、劳动的区域,在此范围内寻找玉料的矿脉。
  史前时期的玉矿来源问题,曾有学者说来自新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是当地的矿藏,在那个时代,新疆距三大玉文化板块十分遥远,运输是极大的困难,没有条件和能力从几千里外运输玉料,我们的观点史前各文化区域内出土玉器原料都应来自当地文化区域圈内,新疆来源说应该否定。
  依据一万年前遥感地质图信息,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遗址位于太湖山脚下以南约5公里距离。在一万年前长江当时没有堤坝,应该说是一片汪洋,由西向东流入大海,在太湖山的地理环境,一万年前长江北岸就在太湖山脚下,太湖山离现在的长江北岸直线距离约25公里,当时的水域现在已经变成粮田,在5300年前,凌家滩遗址的地理环境,可能是河网密布,紧临凌家滩遗址的裕溪河(后河)是连接巢湖与长江的主要通道,巢湖当时可能通过施河或南淝河与瓦埠湖、淮河相通,非常繁忙的交通枢纽是南北东西的物质交流的大动脉,是文化交流碰撞的区域,凌家滩遗址座落在裕溪河中间地段,背靠太湖山,优越的地理环境把凌家滩遗址形成为聚落中心,成为玉器文明的中心,这与水路、地质构造形成的玉脉矿带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优越的地质环境为我们寻找凌家滩出土玉器玉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我们在巢湖市、含山县、肥东进行野外调查,到了肥东当地老乡说以前很早开过玉矿,有一座山叫玉山。于是我们又去找玉山,但玉山已被土全部淹埋了,露出一点石头。既然叫玉山,可能与玉有重要的关系。对我们调查凌家滩玉器原料应该有一定的联系,如果能进行一次考古发掘或钻探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
  在玉山的附近近几公里以外,我们发现山的断崖上和当地采石场地面上有玉石料,玉石料包裹在白云岩里面。经过对玉石料的分析检测,还不完全具备透闪石的标准,主要是玉石料里面晶体结构与凌家滩不同。所不同的结构是因为凌家滩玉器埋藏五千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还是玉石料本身地质构造不同,需要做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安徽省宿松、太湖、望江、潜山、枞阳、庐江、巢湖、肥东有一条地质断裂带,这里可能分布着有透闪石玉脉矿,我们的考古调查证明,这一带出土透闪石玉器,有玉璜、玉钺、玉环等,符合玉料产地对应分布范围。
  玉矿资源,对于研究一个考古学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凌家滩文化一个遗址出土大批量的玉器,就是因为凌家滩文化有玉器原料的来源,原料都来自当地,凌家滩聚落它紧靠巢湖,从巢湖到凌家滩水路只有十几里,水运交通十分方便。有可能这些玉料就是靠水运,也不排除玉料很可能就是籽料,不需要开采,从山上流出的水溪里就可以采集到。有了源源不断的玉资源,保证了玉器饰品的需求,推进了凌家滩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凌家滩玉器文明辉煌时代。
  索引:凌家滩;玉器;来源;野外;调查;

作者:张敬国  徐红霞 

凌家滩文化玉(石)器的形成和影响简论 从这里认识良渚古城遗址